在中國傳統建筑中,瓦片是不可或缺的屋頂元素。縱向排列的瓦片,可以讓屋面過渡之處平滑而連續,讓建筑本身更顯挺拔。人們在觀賞古建的時候,視線便不自覺地從檐下引向屋面、屋頂直至遙遠的天際,給人廣闊深遠的想象空間。
白墻灰瓦、小橋流水、黃葉紛飛、夕陽晚照······當這些景色組成了一幅古樸靈逸的畫面,那遙遠而鮮活的童年記憶,也仿佛在一瞬間被激活。那時候,我們喜歡躲在下雨的屋檐,看著雨水從片片層疊的“魚鱗”間落下,匯成一道如夢似幻的水簾,滴滴答答,奏出絕美的樂曲;也喜歡在野外嬉戲、奔跑,看著家家戶戶高低不齊的煙囪里,升起裊裊炊煙,在瓦片、樹梢上盤旋,絲絲縷縷,構成一道亮麗的風景。
瓦片悠遠而深邃,凝結一段段深刻的歷史記憶,歷經幾千年的風雨滄桑,始終靜默于屋檐之上,守護著屋檐下世世代代的兒女子孫。隨著一座座現代高樓拔地而起,瓦片作為傳統民居的重要組成部分,早已沒有了用武之地,慢慢退出歷史的舞臺。
如今,青灰色的瓦片又以全新的姿態重回人們的視線。那一片片古樸雅致的青瓦,或應用于室內外的墻面上,或鋪設在庭園地面中,層次豐富,靈動多變,再一次俘虜了我們的眼球。獨特的紋理,優美的弧線,讓這一充滿歲月沉淀的元素彰顯出現代裝飾的美感。它簡潔、樸素而又美觀,給人一種意想不到的審美享受。
前世被用來做屋頂,起隔熱防雨作用的瓦片被賦予了新的生命,今生開始以千姿百態的模樣出現在墻面和地面上,它與不同材質重新組合,斑駁錯落,構成一幅幅美麗的畫面,散發出別具一格的獨特魅力。當一片片造型獨特的波浪形灰瓦,錯落有致地鋪設在庭園地面中,旁邊搭配苔蘚、綠植、碎石或水景,更是猶如蕩漾的波浪一般,不斷向前延展,激蕩出一曲唯美的旋律。
禪意茶室或書房中,非常適合用層疊的瓦片作為背景墻,一旁擺放木質桌椅、瓷器古玩,加上枯樹枝的裝飾,演繹出一種自然雅致、古樸寧靜的美感。
在園林景觀設計中,也可采用厚重的青瓦元素做裝點,營造一種錯落而有序的美感,讓人充分感受到瓦片藝術的感染力。
傳統的瓦片,一般用泥土燒制而成,看似有著灰暗粗陋的外觀,平凡而低調的命運,但稍加富有創意的設計,卻能生發出別樣的趣味。它的樸實無華、不加雕飾,反而帶來一種純粹的美,給人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。經過現代手法的重新演繹,瓦片不僅僅是一種建筑材料,更是充滿藝術感的“畫作”,展現出古典韻味與現代律動之美。